# 文章導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所以我們國家在今年主辦的本屆冬奧會采取閉環管理方式,數萬人運轉的閉環區域內,每天都會產生大量垃圾。如何確保這些垃圾也能在閉環條件下收集、清運、處理,北京環衛集團派出一支85人組成的清運隊伍,采取“兩袋一箱”“層層消殺”“四專三不”等作業方式,保障涉冬奧垃圾閉環流轉。
LRHB
日均清運垃圾80噸
北京環衛集團主要負責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北京冬奧村、延慶冬奧村及奧運場館等71個清運點位的重點管控垃圾、醫療垃圾清運任務。
為此,北京環衛集團固廢物流公司配備了85名作業人員和88部作業車輛,按照專人、專車、專線、專點的作業方式,負責各點位的重點管控垃圾和醫療垃圾清運工作。為應對突發情況,公司還配備了15部車輛、60名作業人員作為后備力量。
目前,北京環衛集團固廢物流公司每天派出清運車輛65車次,日均清運垃圾80噸左右。
封閉運輸保證垃圾不遺撒泄漏
按照作業要求,所有涉冬奧垃圾全部使用醫療垃圾運輸車或密閉式貨車進行清運,保證不與外界接觸的同時也避免遺撒泄漏和交叉感染。
北京環衛集團固廢物流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永賀表示,各賽區冬奧場館和冬奧村內產生的垃圾由各區域閉環內保潔人員負責收集,并按照“兩袋一箱”的方式打包,即雙層醫療垃圾專用塑料袋包裝后,扎好袋口封入紙箱內,外層消殺后存放到清廢點。負責清運的作業人員駕駛專用車輛由公司出發,按照指定路線前往涉奧場館、酒店的指定清廢點,經過防疫、安檢等環節之后,進入閉環區域內指定點位。隨后,由閉環內保潔人員負責將打包好的垃圾裝車,并對車輛進行消殺。之后,清運車輛駛離閉環區域,前往指定處置設施,經專用卸料口卸除車內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置。
“作業人員駕駛的車輛車窗全部從外部封死,整個清運過程中,作業人員不得打開車窗、車門,不得下車,更不允許和外界接觸。”張永賀解釋,到達指定處置設施后,由后端設施的工作人員負責卸車并對車廂進行消殺。清運作業人員回到公司,經過車輛和全身消殺后才能進入隔離區宿舍。
往返400公里近10小時不下車
從南四環的北京環衛集團固廢物流公司出發,走經開高速上五環,經阜石路到西六環,隨后進入京禮高速直奔延慶賽區,這是固廢物流公司醫廢中心駕駛員王樹群每天的清運行駛路線。
王樹群負責整個延慶賽區包括冬奧場館和冬奧村的重點管控生活垃圾清運工作。洗漱、早餐,領取防護物資,參加班前會,穿戴好防護設備,車輛全面消殺后,他在7點準時出發。3個小時后,王樹群到達延慶賽區某一場館的指定清廢點,場館閉環內保潔人員將垃圾裝車后,駕車直奔焚燒處理廠。回到公司,已是下午四五點,一趟下來行駛約400余公里,耗時近10個小時。
全程不開車門窗、不下車,這對駕駛員的業務技術、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是巨大挑戰。并且,清運垃圾所使用的車輛有限速要求,最高時速不能超過70公里,格外需要耐性。
作業人員“小閉環”管理
為做好此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垃圾清運保障工作,包括王樹群在內的這85名保障人員早在1月4日前就進入了公司的“小閉環”管理,他們將直到冬殘奧會結束后,完成隔離再回到日常的工作崗位。
固廢物流公司在基地內辟出了單獨區域用作隔離區宿舍,作業人員單獨居住在指定的區域,不得外出。就餐采用送餐制,由專人將餐食送到區域門口與區內人員進行“無接觸式”送餐交接。同時,居住區內還配備了全套的生活必需設備,包括移動式衛生間、洗浴間、洗衣間、開水間等,保障作業人員的正常生活。作業人員每天測量體溫,每48小時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所以環保不單是我們廚具行業需要做的,在任何領域與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要做到環保。
THE END
(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更正或刪除)